首席点评:承前启后,迎接“十五五”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预计10月28日左右将发布信息量更大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以及总书记的说明。改革方面,四中全会或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及完善社会保障方面进行重点部署。发展方面,关注四中全会是否会制定GDP增长目标,同时绿色发展方面或有进一步加码。宏观经济运行方面,9月出口再次超出市场预期,CPI、PPI延续上行。受较强冷空气影响,目前,南北方气温大幅低于常年同期。未来几天,冷空气威力不减,南北方都将体验“换季式”降温。根据近期海洋和大气监测情况,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渤海、东海南部海温预计略偏高0.5℃到1℃之间,黄海、东海中部与北部海温预计偏高1℃到2℃,南海大部海温接近常年平均水平。专家还表示,根据监测,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处于中性偏冷状态,可能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件。
重点品种: 股指、贵金属、油脂
股指:美国三大指数上涨,上一交易日股指大幅调整,电力设备行业领跌,市场成交额1.95万亿元。资金方面,10月16日融资余额增加75.91亿元至24401.38亿元。经过9月的高位震荡,我们认为股指将再次进入方向选择阶段。资金面来看,国内流动性环境有望延续宽松,居民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同时,随着美联储降息、人民币升值,外部资金也有望流入国内市场。市场风格方面,虽然科技成长已成为本轮市场趋势性上涨行情中最核心的主线,但考虑到四季度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全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望共振,四季度市场风格可能会向价值回归并较三季度更加均衡。
贵金属:金银持续走强。贸易对抗阶段性升温,美联储主席暗示暂停缩表,对年内两次降息的押注也愈发强烈,美国政府“停摆”持续发酵。而美国财政赤字、债务状况持续恶化,全球对抗加剧,对当前金融体系不信任度上升背景下,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投资者对黄金避险、价值储藏的认可度不断升温,黄金成为终极安全资产的长期叙事主导愈发明显,加剧上涨速度和强度。而贸易对抗的再度加剧,其他大类资产波动加剧,进一步加强黄金作为终极安全资产的叙事和需求。但是快速上涨后累计了一定盈利仓位,注意可能的调整和波动的加剧。
油脂:夜盘豆棕油震荡收涨,菜油震荡收跌。根据高频数据显示,SPPOMA预计2025年10月1-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上月同期增加6.86%;出口方面,据AmSpec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0月1-15日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加12.3%。马棕出口保持增长给棕榈油价格提供一定支撑,但中美贸易局势尚存变数,宏观扰动加剧或将使得短期油脂行情承压。
一、当日主要新闻关注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最新的采访中继续释放缓和信号,暗示大门仍敞开着。特朗普政府正在低调地放松多项关税政策,近几周来已将数十种产品从其所谓的“对等关税”中豁免,并在各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时提出愿意将更多产品排除在关税之外。此举发生在最高法院将于11月上旬就“对等关税”举行听证会之前——一旦败诉,政府可能被迫退还已征收的大量关税。
2)国内新闻
中国船东协会分别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国际独立液货船船东协会、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三大国际航运机构正式签署海上运输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标志着中国航运业与国际航运领域核心机构的合作迈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将为全球航运业的安全、绿色、数智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3)行业新闻
由于印度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在10月上半月有所回升。数据显示,10月上半月,印度平均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约180万桶,比9月日均进口量多了大约25万桶。
二、外盘每日收益情况
三、主要品种早盘评论
1)金融
【股指】
股指:美国三大指数上涨,上一交易日股指大幅调整,电力设备行业领跌,市场成交额1.95万亿元。资金方面,10月16日融资余额增加75.91亿元至24401.38亿元。经过9月的高位震荡,我们认为股指将再次进入方向选择阶段。资金面来看,国内流动性环境有望延续宽松,居民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同时,随着美联储降息、人民币升值,外部资金也有望流入国内市场。市场风格方面,虽然科技成长已成为本轮市场趋势性上涨行情中最核心的主线,但考虑到四季度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全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望共振,四季度市场风格可能会向价值回归并较三季度更加均衡。
【国债】
国债:普遍上涨,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至1.746%。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净回笼2319亿元,同时开展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Shibor维持低位,资金面保持宽松。受美国总统关于中美贸易的言论影响,叠加美国政府停摆和区域性银行遭到抛售,市场情绪恶化,美股下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停止收缩资产负债表,有望在本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美债收益率回落。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PPI降幅收窄,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保持高位,M1、M2“剪刀差”刷新年内低值,以美元计价出口、进口同比增速均有所加快,外贸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贸易壁垒增多,国内以房地产为代表的需求端仍疲软,国务院表示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预计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四季度降准降息可能落地,且可能启动国债买卖操作,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宽松,对国债期货价格具有较强的支撑。
2)能化
原油:SC夜盘上涨0.34%。近期油价的大幅回落主要源于地缘格局的稳定。中东初现和平曙光,和平协议的签订虽然十分脆弱但仍有一定象征异议。俄美会谈持续进行,特朗普为了明年的诺贝尔奖持续冲刺中。近期俄美将在布达佩斯举行首脑会晤。此外需求旺季的过去也在打压油价。美国单周需求迅速下滑、炼厂开工骤降800万桶。后期继续关注在油价大跌背景下OPEC的反应。如果11月OPEC继续增产,油价难改下行趋势。
【甲醇】
甲醇:甲醇夜盘下跌0.31%。国内煤(甲醇)制烯烃装置平均开工负荷在88.48%,环比下降0.84个百分点。截止10月16日,本周国内甲醇整体装置开工负荷为76.55%,环比下降1.4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升1.74个百分点。公共罐区到港增多,沿海甲醇库存延续上升。截至10月16日,沿海地区甲醇库存在153.5万吨(目前沿海甲醇库存仍旧处于历史高位),相比10月9日上涨3.95万吨,涨幅为2.64%,同比上涨30.75%。整体沿海地区甲醇可流通货源预估在90.5万吨附近。据卓创资讯不完全统计,预计10月17日至11月2日中国进口船货到港量为87.38万-88万吨。随着美国对于伊朗制裁加剧,伊朗船货正常卸货区域逐步缩小。目前市场各种不确定性下甲醇市场波动加剧。
【橡胶】
橡胶:随着割胶逐步推进,供应释放顺畅,后期供应压力或逐步显现。需求端支撑相对有限。产胶区气候影响仍是关注焦点,逐步进入产胶旺季,若有持续降雨或恶劣天气影响割胶,则对产量影响将加强,不排除后期阶段性降雨仍会扰动割胶节奏,从而支撑原料价格。但近期关注焦点仍是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连续下跌后预计短期震荡调整。
【聚烯烃】
聚烯烃:聚烯烃期货低位整理。现货方面,线性LL,中石化平稳,中石油平稳。拉丝PP,中石化平稳,中石油平稳。基本面角度,目前聚烯烃表现弱势,价格下跌中既有原油的拖累,也有自身在长假后消化现货的需求。展望下周,目前中美博弈延续,原油承压,成本支撑弱化。短期角度聚烯烃价格总体跟随成本端的波动而被动波动,市场情绪谨慎。不过,化工品连续下跌之后,或跌速放缓。
【玻璃纯碱】
玻璃纯碱:玻璃期货日盘延续下跌,夜盘止跌。数据方面,上周玻璃生产企业库存5957万重箱,环比增加183万重箱。纯碱期货下跌为主,夜盘同样止跌。数据层面,上周纯碱生产企业库存151.02万吨,环比下降0.07万吨。综合而言,长期角度,工信部发布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市场对于未来玻璃行业的潜在供给变化结果存在偏多的预期。另一方面,国内玻璃和纯碱都处于存量消化的过程,市场依然比较谨慎。后市角度,重点关注秋季的消费能否进一步助力玻璃和纯碱的存量的消化力度。同时,关注未来政策层面的后续变化。短期角度整体弱势格局下,尤其关注基本面的变化的确认。
3)金属
【贵金属】
贵金属:金银持续走强。贸易对抗阶段性升温,美联储主席暗示暂停缩表,对年内两次降息的押注也愈发强烈,美国政府“停摆”持续发酵。而美国财政赤字、债务状况持续恶化,全球对抗加剧,对当前金融体系不信任度上升背景下,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投资者对黄金避险、价值储藏的认可度不断升温,黄金成为终极安全资产的长期叙事主导愈发明显,加剧上涨速度和强度。而贸易对抗的再度加剧,其他大类资产波动加剧,进一步加强黄金作为终极安全资产的叙事和需求。但是快速上涨后累计了一定盈利仓位,注意可能的调整和波动的加剧。
【铜】
铜:周末夜盘铜价收涨。精矿供应延续紧张状态,冶炼利润处于盈亏边缘,但冶炼产量延续高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电网投资延续正增长,电源投资放缓;汽车产销正增长;家电排产负增长;地产持续疲弱。印尼矿难大概率导致全球铜供求转向缺口,长期支撑铜价。中美贸易对峙后,市场情绪逐步企稳。关注美元、铜冶炼产量和下游需求等变化。
【锌】
锌:周末夜盘锌价收涨。短期锌精矿加工费总体回升,冶炼利润转正,冶炼产量有望持续回升。中钢协统计的镀锌板库存周度增加。基建投资累计增速趋缓,汽车产销正增长;家电排产负增长;地产持续疲弱。由于国内外库存状况迥异,国内锌价可能弱于国外。锌供求总体差异不明显,但短期会跟随铜价走势。建议关注美元、冶炼产量和下游需求等变化。
【碳酸锂】
碳酸锂:供应端,周度产量环比增加153吨至20516吨,其中锂辉石提锂环比增加120吨至12989吨,锂云母提锂环比减少20吨至2840吨,盐湖提锂环比增加18吨至2763吨,回收提锂环比增加35吨至1924吨。需求端,周度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加113吨至16762吨,周度三元材料库存环比增加351吨至17896吨;周度磷酸铁锂产量环比增加1680吨至79823吨,周度磷酸铁锂库存环比增加2069吨至98286吨。库存端,周度库存环比减少706吨至136825吨,以下游补库为主,其中下游环比增加1398吨至60893吨,中间环节环比减少1140吨至42440吨,上游环比减少964吨至33492吨。需求旺季背景下依然没有证伪,整体碳酸锂维持去库状态,原料上游锂矿端价格坚挺,整体锂盐价格仍有支撑,近期存在项目复产预期,波动幅度不大。
4)黑色
【双焦】
双焦:因供应端扰动致使上周五夜盘双焦盘面走势较强,焦煤持仓量环比基本持平。上周钢联数据显示,五大材产量周环比微幅下降,五大材总库存环比小幅下降,其中螺纹去库占比最大、热卷环比累库,五大材表需环比大幅增加、回到节前水平,铁水产量环比基本持平。高铁水为双焦刚需提供支撑、叠加近期动力煤现货的强势,致使近几个交易日的双焦走势强于钢矿,但当前钢材供需矛盾仍存、并且双焦价格相对钢材更强,因此长流程利润持续走缩下高炉减产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判断短期盘面呈高位震荡走势,关注后市钢材去库速度、以及铁水产量走势。
【铁矿石】
铁矿石:矿价表现较弱,钢厂近期维持生产积极性,原料端在利润驱动下需求表现较强韧性,铁水产量已恢复至之前水平,钢厂利润情况尚可,生产动能较强,铁矿需求仍有支撑。全球铁矿发运近期有所减量,主要是澳洲发运前段时间受阻,港口库存去化速率较快,关注后续钢厂生产进度。维持后市震荡偏强看涨格局。
【钢材】
钢材:钢价表现稳中较好,当前钢厂盈利率持平未明显降低,铁水产量维持高位,钢材供应端压力逐步体现。钢材库存持续累积,钢材出口虽面临关税和反倾销影响,但钢坯出口保持强劲。整体钢材市场供需矛盾暂不大。品种分化有所体现,螺纹整体表现弱于热卷。短期出口暂无明显减量,表需数据维持韧性,钢材市场供需双弱且库存变化不大。近期宏观氛围维持转暖,原料端带动大于成材本身基本面,短期现货成交面临回落,维持中期看多观点,热卷强于螺纹。
5)农产品
【蛋白粕】
蛋白粕:夜盘豆菜粕震荡收涨,美国压榨数据表现超预期,减轻了市场对于美豆需求的担忧。根据NOPA数据显示,9月份大豆压榨量1.97亿蒲,环比增加4.24%,同比增加11.6%,并创下有记录以来的第四个月度高点,也是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受此提振美豆期价有所回暖。国内方面,市场对于关税带来的影响弱化,国内供应充足使得短期连粕上方仍面临较大压力。
【油脂】
油脂:夜盘豆棕油震荡收涨,菜油震荡收跌。根据高频数据显示,SPPOMA预计2025年10月1-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上月同期增加6.86%;出口方面,据AmSpec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0月1-15日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加12.3%。马棕出口保持增长给棕榈油价格提供一定支撑,但中美贸易局势尚存变数,宏观扰动加剧或将使得短期油脂行情承压。
【白糖】
白糖:国际方面,全球糖市随着巴西新糖供应增加、已进入累库阶段。当前巴西中南部累计糖产略超去年同期水平,制糖比虽有所回落、不过仍维持在高位。当前原糖价格跌破区间,下方空间打开,关注下方支撑。反观国内市场,新榨季甜菜糖即将开榨,进口端加工糖压力集中释放,供应压力预期对糖价有所拖累,短期郑糖被动跟随原糖,预计短期或维持偏弱走势。
【棉花】
棉花:受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带来的市场信息滞后影响,美棉苗情数据暂停发布。因采摘进度较五年均值相同,市场预计采摘暂未受影响持续推进,对盘面形成一定压力。国内方面,虽然新棉预售抢收预期对棉价有所支撑,但是新年度丰产预期以及产业下游温吞难见明显起色,纺企对原料采购意愿不强,棉价上行动力不足。预计短期维持震荡偏弱走势,后续关注新花大量上市后的卖套保压力。
6)航运指数
【集运欧线】
集运欧线:上周五EC震荡,12合约收于11654.7点,下跌0.5%。马士基第44周新开舱,大柜报价维持1800美元不变,连续第三周未变,今年上一次连续三周报价维稳不变是在5月份,马士基连续三周大柜报价维持1450美元,随后6月、7月开启旺季挺价。参考此前以及年底旺季和夏季旺季的区别,目前马士基连续三周维持报价未变,传递积极挺价稳价信号,市场进入博弈年底旺季阶段,空间取决于后续船司提涨及运力调控情况。目前10月下旬大柜均价在1900美元左右,11月提涨后大柜均价在2600美元,大柜平均涨幅在500-600美元,从目前的现货市场来看后续落地大概率存在打折,尚未能形成趋势性的上行驱动,预计短期延续宽幅震荡为主,远月更多与巴以谈判进展有关。